元宇宙三国演义之微软干翻扎克伯格

元宇宙三国演义之微软干翻扎克伯格

虽然几乎全球的科技公司不说自己是元宇宙公司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拨开元宇宙的迷雾,就能看到这里正在上演着群雄逐鹿的三国演义。

Facebook的扎克伯格改名Meta后的第一年,暴跌26%,市值直接抹去近250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缩水记录。而在不久之前,微软以惊人的687亿美元收购游戏商动视暴雪,创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游戏行业收购交易。那么这元宇宙的三国杀,都是哪三国呢,他们又在上演着什么样的戏码呢?今天,咱们就从都创了个历史记录的微软和Meta说起。

元宇宙这个词已经跟量子力学一样被吹爆了,几乎妇孺皆知了。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先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方法。在99%的情况下,当你听到有人跟你说“元宇宙”的时候,你只需把元宇宙这个词替换为互联网就行,完全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

扎克伯格算得上是对元宇宙最投入的一位了,以至于把他的公司名字从Facebook改成了Meta,不但显示他全情投入元宇宙的决心,也再次引爆了元宇宙的热度。

光改名还不算,扎克伯格还打算在未来10年内投入1800亿美元来打造Meta元宇宙。现在不但每天有数十亿人活跃在扎克伯格旗下的Facebook, Instagram以及whatsapp的社交网络当中,他还拥有最大的虚拟现实公司Reality Labs,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可是为什么华尔街不买账呢?让数十亿活跃在社交网络的用户逐渐地进入虚拟现实,不就是个顺理成章的元宇宙吗?

但是,微软,Microsoft,很可能会让扎克伯格功败垂成。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在构成元宇宙的几个基本要素上的力量分布吧。

游戏引擎

首先就是游戏引擎,这是用来建设元宇宙的构建工具。不夸张地说,游戏引擎可能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游戏引擎简单来说就是开发或者运行视频游戏的软件工具,不要一听到游戏就觉得这是个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事实上,随着世界的数字化发展,游戏引擎正在进入各行各业,比如城市规划,建筑,汽车工程,音乐会,电影等等,他们的很多工作和设计流程正在逐渐地转移到虚幻引擎和Unity引擎上。

比如具有虚幻引擎的汽车仪表板,以及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行业中具有广泛前景的数字双胞胎,也就是让一个真实的物体使用自己的传感器数据,在虚拟世界中创建出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副本。不仅仅是长得一样,它的行为和与人类互动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回顾一下2020年惊艳全网的虚幻5引擎发布的一段演示,想想十年之后,你还真的能分清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现实吗?而这不就正是元宇宙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因此,微软砸出他手上现金的一半买下动视暴雪,并不是为了垄断游戏行业,或者让Xbox碾压PS或者任天堂游戏机。因为很明显,游戏市场很难创造垄断,索尼和Tencent依然占据前两名,而且整体的分布并没有很明显的集中。什么叫垄断呢?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中,谷歌一支独秀这种才算是垄断。

由此可见,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不是为了垄断游戏,而是为了他们的元宇宙战略。实际上,微软一直在经营他的游戏帝国,2014年,微软以25亿美元收购了我的世界。

扎克伯格在一个并不是很酷的演示当中,向大家展示着元宇宙的未来,你可以跟朋友一起玩,参加现场演出,玩游戏甚至经营企业,这就是他的未来要建造的蓝图。但实际上,一个蓬勃发展的元宇宙已经存在了。

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每天有数百万人在上面度过好几个小时,在这个元宇宙中,人们建立了无数的自定义的世界,创造了很多盈利的企业和数十万的职业。这就是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虽然没有建立在区块链的技术之上,但它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建造一个自己的元宇宙。你可以邀请任何一个你喜欢的人来你的世界,你也可以去任何一个你喜欢的世界。它没有采用VR,AR等等,但是像素风的画面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身临其境。当我在夕阳中站在房顶上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沐浴着落日余晖的感觉。

为Facebook提供咨询的John Carmack表示,我的世界和堡垒之夜比Facebook已经建立或者将要建立的任何东西都更接近元宇宙,除非我们真的很幸运。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最终的元宇宙形态很有可能从某个游戏演变而来,如果真是这样,扎克伯格就麻烦了,Meta旗下并没有任何大点的游戏公司。

当然,元宇宙也可能从另外一条路演变而来,那就是虚拟环境

虚拟环境

什么是虚拟环境呢?我们每天泡在网上的地方就是一种虚拟环境,比如Twitter,Instagram,Tiktok等等,就是人们见面和交换信息的虚拟环境。只不过这都是二维的空间。

把这种体验升个级,戴上VR设备,我们就进入了纯数字虚拟的世界,或者戴上AR眼镜,咱们进入的就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混合世界,比如几年前大热的游戏精灵宝可梦。而在未来,整个物理世界就像是一张画布,我们可以用数字绘制任何的实体。

这正是扎克伯格的Meta发力的地方。他的VR眼镜 Quest 2 销售持续火爆,销量已经突破千万。在VR硬件市场继续保持老大地位。用户在Oculus内容市场的消费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的级别。

而被扎克伯格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称为“我们元宇宙愿景的核心”的VR社交平台,Horizon,月度用户数增长了10倍,达到了30万人。

当然,Horizon Worlds才刚刚使用几个月,现在判断这个平台是否能够快速增长还为时过早。但是这确实是通向元宇宙的一条有效的道路。

也许我们刚开始用Horizon只是为了跟同事开一个远程会议,但很快我们就会想顺便在上面再玩会游戏,接着会想跟朋友聊会儿天,然后就是购物,最终你所有的生活慢慢地就迁移到Horizon这个虚拟世界中来了,元宇宙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Meta能否在虚拟环境上打败微软呢?

Horizon最开始瞄准的就是企业用户。突如其来的远程工作让zoom类软件异军突起,但是zoom毕竟还是个二维的环境,开多人会议的体验实在算不上好。Horizon在2021年首次推出的Horizon Workrooms就是一个三维的协作环境。

说道企业用户,微软可是从70年代起就开始面向企业用户了。而现在微软对标Horizon的产品,就是微软的团队协作工具,Microsoft Teams,微软将会把这款工具升级成VR环境。

如果你喜欢zoom式的传统会议界面,Teams可以提供更有趣的虚拟头像,而不是显示你真实的面孔,你也可以随意在VR,AR,2D之间进行空间切换。同时,借助微软的用于AR,VR,移动设备以及PC的跨设备Mesh平台,Teams将会慢慢地成长为越来越丰富的元宇宙概念。

这就是元宇宙的第二个重点,虚拟环境。且不说微软多年来在企业协作方面积累的经验,微软的Azure 数字双胞胎技术,微软飞行模拟器等游戏体现出的建模技术和用户体验的经验等等,都使的Meta的胜出困难重重。

元宇宙除了这两大要素,游戏引擎和虚拟环境以外,还有空间计算,内容创作以及更重要的,虚拟经济,越说下去越觉得扎克伯格有点悬。

Meta和微软这两家公司最深刻的区别,是他们的业务模式。从本质上来说,Meta或者说Facebook是一家广告公司,而微软呢,是一家软件、服务及内容公司

当然,就算咱们的预测是对的,也不一定意味着微软就能赢。商场如战场,千变万化。更何况,既然是三国演义,就还有一个元宇宙的强手在虎视眈眈呢。他不是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也不是卖地卖疯了的The Sandbox,或者Decentraland,而是Apple,苹果。

苹果就好像是微软的镜像,微软是一家硬件业务不断增长的软件和服务公司,而苹果是一家拥有大量服务业务的硬件公司。作为一家历久弥新的公司,它绝对不会缺席元宇宙的。咱们后续再细聊苹果的元宇宙。


感谢阅读!如果你喜欢这类文章,欢迎订阅 Learning by Sharing Newsletter 或者我的YouTube频道 回到Axton,一起好奇地看世界!

Read more

AI 智能体工作流:用 Dify 打造本地、开源长文翻译神器

AI 智能体工作流:用 Dify 打造本地、开源长文翻译神器

今天我们来完成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启发性的任务:我们来使用开源的 AI 开发平台 Dify 创建一个高质量的 AI 翻译助手。同时我们可以学习一种可以应用于不同平台的通用的方法。 虽然现在的 AI 翻译比传统的机器翻译提升了很多,但是依然不够令人满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来提升翻译的质量。这种方法就是 AI 界大神吴恩达老师最新开源的反思工作流。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让 AI 对自己的输出结果进行思考并进一步改进的方法。 反思工作流它的具体步骤实际上就是三步法:先让一个 AI 进行初始翻译打一个草稿,然后再让第二个 AI 去挑毛病,然后再让第三个 AI 对草稿进行最终的优化,形成最后的翻译结果。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团队作业,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还可以让翻译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上期智图派,Coze 复刻吴恩达开源 AI 翻译神器 | 「智图派」 当中我使用 Coze 平台来实现过这个翻译的工作流,今天我们将使用另外一个 AI 开发平台 Dify 来再次实现这个工作流。我们可以通过这次实例来学习到如何把同一套思想同一套工作流在不

lock-1 By Axton
Coze 复刻吴恩达开源 AI 翻译神器 | 「智图派」

Coze 复刻吴恩达开源 AI 翻译神器 | 「智图派」

AI 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翻译。虽然说现在的 AI 翻译比以前的机器翻译好了很多,但是常常还是不够完美。不过现在呢,有一种超强的方法可以显著提升 AI 翻译的水准,这就是 AI 界大神,吴恩达 Andrew Ng 教授最新开源的「反思工作流」 它利用prompt engineering,让AI不仅能翻译,还能"思考"如何改进翻译!这意味着,无论你要翻译的文档有多专业、多复杂,都能得到一个高度定制化的优质翻译。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翻译效果。 吴恩达老师的反思翻译核心思路 吴恩达老师的翻译工作流可以归纳为两个核心要点: 第一,采用"初始翻译-反思-优化"的三步迭代流程,不断改进翻译质量。首先使用一个 AI 进行初始的翻译,然后让另一个 AI 对初始的翻译结果进行思考和评判,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由第三个

lock-1 By Axton
Jina Reader API 的四种用法 | 「智图派」

Jina Reader API 的四种用法 | 「智图派」

构建知识库,或者分析各种文章数据,是大家使用 AI 很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因此我们常常会需要用到爬虫去爬取某个网站上的内容,现在,Jina 推出了一款非常简单好用的获取网页内容的工具,你只要把网址给它,它就能把网页内容整理成很适合大语言模型使用的格式,简直是构建知识库的利器。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四种用法。分别包括在自动化工作流中使用以及在 AI 智能体中使用。 Jina Reader API 的网址是 读取器 API,你可以直接输入你需要爬取内容的网址 URL 在这边进行测试,输入之后直接点击按钮「获取内容」,就可以在右边得到结果了。 而他的用法也很简单,就是把你需要爬取内容的网页的 URL 写在 https://r.jina.ai 的后面就可以了。 什么是 Reader API Reader 是将任何URL转换为LLM友好的输入,只需简单添加前缀 https://r.jina.ai/ 无需付费即可获得改进后的适用于智能体或 RAG 系统的输出。

lock-1 By Axton
Coze 工作流获取 Tweets 详解 | 「智图派」

Coze 工作流获取 Tweets 详解 | 「智图派」

Coze是一个可以不用代码来搭建AI聊天机器人的平台。我在这期视频当中已经详细地讲解了Coze的各种功能,以及如何用到GPT-4 Turbo的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一下。 自从 Twitter 被马斯克买了之后,如果你想从 Twitter 网站的外面来获取推文信息,也就是用 Twitter API,就需要每个月充值100美元了。但是 Coze 却很大方地让你可以免费地用部分 Twitter API 的功能了。今天我就先给大家演示一个可以批量获取多个 Twitter 作者的推文的工作流,把这个工作流嵌入到你的 AI 聊天机器人里面。比如我这里加了两个 Twitter 账号,我的和马斯克的,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地获取到我们两个人的推文了。 今天我首先给大家演示一下在 Coze 上可以用到的 Twitter API 的功能,然后再演示一下批量获取推文的工作流,最后我们再聊一聊 Coze 的局限性。 Plugins 的基本功能 getUsers 首先第一个 "get users"

lock-1 By Axton